心得体会:在倾听与奔走中感悟初心使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刚才听了几位代表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也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镇人大代表,我的履职经验尚浅,认识体会也未必深刻,今天主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结合我在XX镇XX村“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参与 XF代办工作的一些经历,和大家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悟、反思和收获。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从“一份荣誉”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履职初期的角色重塑与思考
坦白说,当选人大代表之初,我的内心更多的是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但这种感觉很快就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些许的迷茫所代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能为人民做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我深知,代表的身份,绝不是一个挂在嘴边的头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责任。
我们XX村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成立于2019年,并在2024年进行了提档升级,这为我们这些基层代表履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工作站坚持“五好”标准,定期开展“五日”活动,让我们的履职有了明确的抓手。特别是工作站始终把 ZZ建设摆在首位,仅在2025年上半年,就组织了6次专题学习会,内容涵盖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这些学习对我来说如同“及时雨”,不仅提升了我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完成了履职初期最关键的一次思想转变。我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尤其是一名基层代表,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可能就是如何快速适应角色的转变。正如有的代表同仁所分享的,我们很多人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普通群众或“法律执行者”,到“人民意志传声筒”乃至“选民福祉服务者”的深刻转变。面对陌生的领域和工作流程,起初的焦虑是在所难免的,但正是通过工作站这样系统化的学习和引导,我才真正开始理解“人大代表”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也为我后续参与 XF代办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从“坐等来访”到“主动下访”: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民情的深度触摸
我们工作站设立了人大代表 XF代办岗,固定每周二为“代表接待日”。起初,我以为 XF代办工作,主要就是在接待日“坐堂问诊”,等群众上门来反映问题。但在实践中,我很快发现,很多群众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或者感觉问题“不大不小”的村民,并不一定会主动找到工作站来。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急难愁盼”,往往隐藏在田间地头、家长里短之中。
这次思想上的触动,源于一次走访。按照工作站的要求,我们代表需要定期走访联系选民,仅2025年上半年,我们几位代表就累计走访了320余人次。有一次,我走访到村里一位老 D员家中,原本只是想做一次常规的慰问,但在闲聊中,他无意间提了一句:“天黑得早了,村口那几盏路灯坏了快一个月了,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的,总担心会摔跤。”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在工作站,我们确实也收到了关于XX路灯建设项目部分路灯损坏的反映,但一直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设施维修问题在跟进。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