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110: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问题查摆问题清单(七个方面)
2025-08-21 11:33:04 17

image.png

医疗卫生机构医德医风问题查摆问题清单(七个方面)

填报单位:              填报人:                       联系方式:                  填报时间:2025年8月14日

存在问题

具体表现

整改措施

整改责任(含牵头领导、责任科室)

进展成效

是否立行立改

(已销号/待销号)

一、在坚定 ZZ方向,爱国遵纪守法方面。

1.卫生院 D规 D纪、医德医风教育频次少,多以读文件、读规定等单一形式进行,教育效果不佳。如,2025 年至今卫生院仅组织过1次全院性医德医风培训;医德医风教育仍沿用“读文件、念规定”的传统灌输模式,形式单一,教育效果不佳。

1.把医德医风学习内容纳入 D支部集中学习、三会一课、院务会等会议里,增加医德医风学习的频次。
2.定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结合正反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典型案例、开展学习测试等多种形式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深化学习效果,让医德医风入脑入心。
3.制定医德医风理论学习计划表。


1.8月起,已将医德医风内容嵌入 D支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院务会。
2.形式明显丰富。用微视频、正反案例、学习测试3种方式替代读文件、念规定,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长效机制落地。已制定《医德医风理论学习清单》,明确三会一课必学条款,确保下一年度可直接沿用、持续改进。

已销号

二、在 D风引领行风,落实监管责任方面。

1.行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主体责任弱化。如, D建和行风融合不足,未能通过集中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深入学习 XXX XXX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理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如科室服务态度),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1.将 XXX XXX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集中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引导医务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理念。
2.建立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处置机制,定期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提醒、限期整改,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


1. D建与行风深度融合,自8月起,已将 XXX XXX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列为 D支部第一议题三会一课必学内容,累计开展专题学习4次、交流研讨2次, D员及中层干部参学率100%。学习记录、照片、签到表由支部统一归档,实现痕迹管理。
2.建立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处置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截止目前共排查服务态度、收费解释、等苗头问题5起,均在48小时内完成一对一约谈提醒并限期3天整改,且整改后复查全部通过,无重复发生。

已销号

三、在弘扬崇高精神,彰显责任担当方面。

1.耐心不足。如,部分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缺乏耐心,出现因患者表述不清而语气急躁的情况。
2.担当意识不够强。个别科室在面对急重症患者转诊时,存在等待时间过长、衔接流程不顺畅的现象,未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出现轻微推诿迹象。

1.组织开展医患沟通技巧专项培训,将患者满意度纳入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核心指标。
2.建立首诊负责闭环管理机制,明确接诊医师为患者全程诊疗的第一责任人,对需转诊患者实行一站式对接服务,由专人负责联系接收医院并跟踪转诊进度。
3.设立患者意见即时反馈箱和投诉热线,安排专人每日梳理反馈信息,对反映的服务态度问题48小时内调查核实并回应。


1.通过专项整治,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医护服务态度评分较之前提升25%,投诉热线接到的态度类投诉量下降80%
2.首诊负责制执行率达100%,急重症患者转诊平均耗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未再发生推诿拒收患者事件。
3.医护人员主动提供延伸服务的意识显著增强,如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代取药、陪同检查等服务累计达120余次。

已销号

四、在爱岗敬业钻研,恪守伦理规范方面。

1.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多是纸上规定与实际执行存在一定差距。如,对医务人员迟到早退等行为放任不管,未将医德医风评价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1.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实施细则》,将医德医风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2.建立医德医风问题线索直报制度。


1.将医德医风结果设置为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一票否决项,形成了强力震慑,医德医风显著提升,实现零投诉、零纠纷
2.开通电话、信箱直报通道,实现了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已销号

五、在坚持作风正派,共建和谐关系方面。

1.服务态度生硬,医患沟通缺失。如,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耐心,对群众咨询敷衍应付,甚至存在“脸难看、话难听”现象,导致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加剧医患矛盾。
2.收受“人情”微腐败,破坏信任基础。如,患者通过熟人关系,在疫苗接种、体检安排等环节,部分职工优先安排自己的亲戚、朋友或熟人优先,损害卫生院公信力。

1.加强沟通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沟通技巧培训课程,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所学技巧。
2.建立监督机制。设立意见箱、开通线上投诉渠道,鼓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反馈。定期收集反馈信息,对存在服务态度问题的医护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同时,安排专人对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场景进行不定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开展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先进医护人员事迹、观看医患和谐纪录片等方式,强化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4.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卫生院关于各类业务办理的规范流程,明确规定在疫苗接种、体检安排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操作,杜绝任何形式的插队和优先安排行为。
5.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职工的 LZ教育,定期开展 LZ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观看 LZ教育片等方式,提高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
6.强化监督检查。成立专门的内部监督小组,定期对疫苗接种、体检安排等业务进行核查,对比登记信息与实际操作情况,查看是否存在违规优先安排熟人的现象。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1.患者满意度提升。通过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和思想教育,医护人员整体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2.医患关系缓和。有效的沟通减少了患者的抵触情绪,医患矛盾得到了显著缓解,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了更加信任和融洽的关系。
3.公信力恢复。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卫生院在疫苗接种、体检安排等关键业务环节恢复了公平公正的形象,患者对卫生院的信任度逐步回升。
4.规范业务操作。关键岗位轮岗和严格的监督检查,确保了各项业务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违规优先安排熟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业务办理更加规范有序,为卫生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已销号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