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公司2025年度防汛工作总结报告
2025年,我国气候形势异常复杂,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防汛抗洪救灾工作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一形势,XX(集团)公司坚决贯彻国家及XX省关于安全度汛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高度的 ZZ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超前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开展了本年度的防汛工作,确保了公司在多轮强降雨过程中生产经营秩序的总体稳定和人员设备的安全,现将全年防汛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科学研判,精准部署:构建防汛工作的宏观战略布局
进入2025年,公司高层密切关注国家气象部门发布的年度气候趋势预测。根据预测,本年度夏季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呈现“北涝南旱”格局的风险较高,尤其在“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公司所在的XX地区可能面临持续性强降雨和流域性洪水等多重挑战。基于此严峻预测,集团公司迅速响应,将防汛工作提升至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议程。
年初,集团公司便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启动会,对全年工作进行顶层设计与全面动员。会议明确指出,必须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将防汛备汛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做到“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集团层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指挥部,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权责明晰的指挥体系。同时,公司结合XX省应急管理部门及水利部门的汛情通报与风险提示,制定并下发了《XX(集团)公司2025年度防汛工作总体方案》,该方案从组织体系、责任落实、风险排查、应急准备、监测预警等多个维度,为全公司各单位的防汛工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和行动准则。
二、夯实基础,压实责任:织密全覆盖的防汛责任网络
为确保防汛工作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公司着力构建了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首先,在组织层面,公司建立了“集团—子公司—分厂(车间)—班组—岗位”五级联动的防汛责任机制。集团防汛指挥部负责统筹全局,制定整体策略,协调关键资源。各子公司、直属单位相应成立防汛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的防汛任务。各分厂、车间则将责任细化分解,明确了关键区域、重点设施的防汛责任人,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有人盯、有人管。
其次,在制度层面,公司强化了责任追究机制。将防汛工作成效纳入各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体系。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包含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的考核细则。过程性指标包括隐患排查整改率、应急预案完善度、防汛演练覆盖率、物资储备完好率等;结果性指标则直接与汛期是否发生安全事故、是否造成财产损失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单位和人员的主动性与责任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