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54:调研报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关税政策优化的展望
2025-04-24 08:55:42 11

image.png

调研报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关税政策优化的展望

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关税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关税政策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贯彻绿色税收理念,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近年来,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各国在税收政策方面出台了一些法律规定,最具代表性的是碳关税。比如,2022年6月,美国提交《清洁竞争法案》,建议对来自减排力度不足国家的进口商品按照碳排放量征税。2023年5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正式版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预计2026年开始对进口应税产品至欧盟境内的纳税人征收碳关税。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也明确了对碳关税的支持态度,积极探索本国的碳关税。碳关税的征收是实现“绿色税收”理念的需要。我国应主动承担低碳减排的国际责任,并在完善国内碳定价机制的同时,探索实施碳关税政策的可行路径,促进行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全球碳减排。

此外,我国关税政策应更多地考虑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优化关税结构等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充分发挥关税的环境保护功能。一方面,可以对一些重点的“两高一资”产品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征收出口关税,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适当下调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能源产品、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暂定税率,进一步扩大进口低碳、环保产品的降税广度与力度。

(二)以关税调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关税调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兼顾生产与消费的有效途径。在消费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有效缓解国内高端商品和服务供给的不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优化内需市场结构。在生产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此,应以关税调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调整协定税率,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共享市场机遇。国际方面,在继续深化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合作的基础上,我国应积极拓展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为此,我们应对这些国家或地区实行协定税率或特惠税率,以应对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为双方的商品和服务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进出口环境。国内方面,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特征与地区优势,可实施特定关税税率,简化国际贸易程序,支持中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