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3月份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物价水平基本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城市下降2.4%,农村下降2.6%。
(二)发展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四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2.9%,比上年全年提高6.3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总数达363家,其中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6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6.1%。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出台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落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0亿元以上,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4亿元,新增“四上”企业入库536户。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占GDP比重达10%以上。清洁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服务业新动能增势强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6万户,总量达46.5万户,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加快推动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不断夯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9%左右。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算力达到200PF、国内领先,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达到59EB、国际先进,国家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功获批,数字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突破1.5万亿元。科技成果实现批量转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左右、居中部地区首位,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200家;8个大国重器、6家省军工集团成功组建,研制出世界首台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全球首架智航无人直升机。产业链对接和融通发展稳步推进。立足“强链”、补链、延链、固链,高标准建设“两湖”周边大数据产业园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布局北斗产业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十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21.7亿元,华菱涟钢薄板深加工、意华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项目部分投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