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x区紧密围绕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系统谋划并实施区、镇、村三级民生实事,探索建立四项民生事务解决机制,包括民意收集、协同共建、社会参与及公开 PY,致力于加快构建民生实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计划实施的1530件民生实事中,已圆满完成1528件,完工率达到99.87%。
一、完善民意收集机制,推动民生实事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单”转变。以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把握民意为重点,创新民意征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与建议,确保惠民实事项目更贴近群众需求。一是多途径倾听民声,拓展民意表达渠道。在现有的12345市民热线、“一网三联”入户走访、网上留言等渠道基础上,各镇(街道)创新组织民情恳谈会、群众看变化等活动,主动深入基层,搜集不满意事项,并积极回应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2023年以来,全区共举办民情恳谈会及相关活动超过1600场,征集各类意见和建议达2300余件。二是集思广益,建立常态化基层走访机制。民生实事项目谋划之初,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区大班子领导与区、镇、村三级干部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活动,全面了解社情和项目需求,累计走访重点群众近7000户。针对2023年度和2024年度收到的2880条意见,年初策划实施1280件民生实事项目。三是灵活调整,建立实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打破年度计划限制,紧跟群众需求动态调整。通过实地考察与现场评估,召开民生实事动态调整项目联审会,对拟增加项目进行论证。2023年共动态调整出的项目达160件,截至10月底,2024年三级民生实事项目已动态调整244件,目前总数达到1530件。
二、构建协同共建新格局,推动民生实事由“单一施治”向“共建共管”转变。聚焦民生实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设,创新实施上下联动、书记领办、群众监督机制,形成全区上下 D员群众共建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有序、高效地推进和落实。一是构建上下联动推进机制。设立民生事务推进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民生实事综合评价实施办法》,由区委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督办民生实事工作,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 D政领导亲自抓项目实施。各分管区领导按行业负责督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调推进,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稳步加速推进。二是实施书记领办民生事务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 D组织在民生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出台“书记领办民生实事”制度,村(社区) D组织书记带头负责项目的责任落实、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督,所有 D员深入参与实事项目的征集、决策、执行和 PY全过程。通过民生实事,将基层 D组织服务群众的宗旨具体化,让群众在共享实惠的同时认知“惠从何来”,有效实现 D的工作与群众利益的高度一致。三是建立全过程群众监督机制。制定《××区民生实事监督员管理办法》,从各界选聘800余名民生实事监督员,对项目进展、后期维护及效果进行全程监督。自去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和社区书记、居民代表开展“跟着书记看变化”、“市民代表看变化”等活动150余场,进行面对面交流,广征意见,促进提升,真正保障民生实事的质量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