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关于郑州、开封“大学生夜骑”事件的警示汇报
一、事件概述
近期,郑州、开封两地发生的“大学生夜骑”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事件起始于前期相关话题在网络上的热议,如“单车到开封”等,同时开封文旅针对全国大学生、外地市骑行且全部免费的宣传信息,在充满青春情感口号的催化下,吸引了大量大学生参与。此次事件在带来巨大流量和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人身安全隐患、景区过载等,给城市管理和文旅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一)对网络信息动员能力引发风险预估不足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具有强大的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此次“大学生夜骑”事件中,开封文旅可能只看到了借助网络热点扩大城市宣传的机遇,却忽视了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国家早在2018年就对互联 WX息的动员能力做出过提醒,然而从此次事件来看,相关部门在出台重大决策或发布号召性优惠措施前,并未对可能产生的人群聚集、住宿饱和、道路拥堵等连锁风险进行充分的提前研判、分析和部署。开封文旅在向全国大学生发出邀请时,对大学生大量涌入可能引发的人身安全问题、住宿市场混乱、景区超负荷运转以及旅游纠纷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预见,更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二)跨部门协同工作存在严重不足
1.部门利益与政绩考量问题
跨部门协同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显性成绩”的影响下,各部门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存在差异。在这次骑行事件中,文旅部门希望通过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和旅游口碑,但诸如消费维权、骑行安全保障、道路指挥、垃圾清理等工作需要 GA、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完成。然而,这些工作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最终的“正面政绩”可能主要由文旅部门获得,这导致其他部门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
2.部门职责壁垒问题
部门之间基于自身职能和职责存在客观壁垒。对于其他部门而言,保障“号召大学生前来开封旅游”相关后勤工作并非其本职,属于额外任务。这种心理导致在文旅部门未做好沟通协调的情况下,其他部门不会主动介入,从而造成工作衔接不畅,最终导致事件出现各种问题。哈尔滨旅游出圈成功的经验表明,真正实现跨部门协同和多部门联动是非常关键的。
(三)宣传内容细节与分寸把握失当
在互联网舆论的强大推动下,传统媒体的宣传思维需要调整。此次开封文旅在宣传中过于突出大学生群体,使用了“全国大学生”“骑行到达开封”“获得旅游奖励”等指向性过于明确的信息用语,并且情感比重过高。在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力极强的互联网语境下,这些宣传内容对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强烈刺激,促使大量学生迅速将线上关注转化为线下行动,进而导致了人数“过载”问题的出现。这表明在互联网宣传工作中,需要更加谨慎地把握宣传细节和分寸。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