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35: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2024-11-12 20:57:33 33

image.png

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社区治理中的资金短缺、力量不足、激励不够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 D建引领,协商共筹”的微治理新路径,着力破解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成功募集资金1600余万元,其中公益资金约180万元,实施了如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线升级、变压器更换、线路规范、楼道美化等“协商共筹”项目320个,有效解决居民实际问题450余个。

一、明确规划、合理筹资,打造“协商共筹”闭环机制。街道紧扣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需求,逐步建立起项目协商、资金共筹、过程共享的全链条运行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透明公开。

(一)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入户走访、庭院议事等多种形式,收集居民意见,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并将其转化为急需解决的“行动清单”,研究确定涉及设施改善、便民服务、环境优化的8类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已确定电力线整治、供暖管道改造等项目185个。

(二)创新筹资模式。坚持居民自愿、量力而行,结合居民关注度、项目规模、资金需求等因素,分类制定筹资方案。对于水电供暖等迫切需求项目,主要通过居民众筹解决;对于雨水排放、社区道路修整等较轻型项目,实行政策支持带动众筹;而对于健身设施、停车区域等品质改善项目,则探索使用公共收益填补资金缺口,确保项目资金高效汇聚、顺利推进。

(三)强化全程监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协商共筹”项目开展定期评估,确保流程合规、标准统一。通过方案、资金、进度“三公开”措施,在社区宣传栏、在线平台实时公示,并组织由退休干部、 D员代表、居民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和验收,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二、精心组织、全面动员,构建“共建共管”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协商共筹”项目达成,将组织力量、人员配置、场所利用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格,着力凝聚“有事找 D支部、跟着 D支部干”的共识,充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协商共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一)强化组织堡垒。依托140个网格 D支部组建支委会,由一名社区工作者担任 D支部书记,遴选具备良好群众基础、熟悉人际关系、具有奉献精神的退休干部、在职 D员、物业管理人员、业委会成员等四类人员进入支委会,带头倡导实施“协商共筹”项目。同时,在每栋楼设立 D小组,为 D员家庭挂牌亮身份,以此引领居民广泛参与。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