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48:“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2024-11-04 15:24:04 17

image.png

“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镇依托全市“强村富民”的三年行动战略,坚定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通过“ D委统筹实施”、“项目短长结合”、“优化利益链接”等措施,x镇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 D委统筹,确保责任落实。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x镇始终坚持 D委统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有效落实。严格按照既定的任务要求,镇 D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积极成立了林下经济改革工作专班。专班由镇 D委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涵盖了各站所的负责人和村“两委”成员,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林下经济的顺利推进,镇 D委制定并出台了《x镇2024年“林下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将林下经济有机纳入镇域经济的整体规划,并逐步细化任务分解,明确了各项改革责任的主体及其完成的时间节点。从而在科学管理和高效推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日常工作中,x镇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适时开展跟踪调研和暗访,确保改革任务的有序进展。今年以来,镇 D委已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林下经济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开展了15次实地调研和暗访活动,发现并解决了28个现实问题。这些举措不仅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增强了全镇上下的信心。在推进林下经济的过程中,x镇通过将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不懈努力,x镇正在稳步迈向全新的乡村振兴局面,为全镇未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协调项目长短结合,提升产业质效。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x镇紧密配合全县“2+N”产业发展布局,深入分析镇域内的自然优势与特色经济需求。立足于x镇“坡多坝少”的地理特性,通过全面分析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的条件,科学规划“林下经济”产业的整体布局,精准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利用闲置土地资源上,x镇充分利用低效茶园和退耕还林土地。在新屯村和白虎咀村率先开展试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功能多元的生态立体循环式农业经济,探索并实施“山桐子+茶叶”“山桐子+辣椒”“山桐子+花生”等产业复合发展模式。在低效茶园里套种山桐子,在退耕还林土地种植山桐子,并在新开发的山桐子基地内套种辣椒和红薯等短期作物,力求“长、中、短”产业项目的合理结合,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质效。截至目前,x镇已开发山桐子种植面积达8000亩,种植订单辣椒2000亩,红薯700亩,套种“山桐子+茶叶”和“山桐子+红薯”1700亩。通过这一系列务实的措施,x镇在产业发展上走出了创新高效的新路子,为全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开通VIP会员或者单篇付费下载!)

温馨提示:VIP用户可免费下载全站内容

查看会员权益说明>>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点击下载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